新聞詳情
同“題”不同“解”,說課也是課!我校數學教研組成功舉行成長課說課比賽!發(fā)表時間:2024-03-19 19:33 2024年3月19日星期二下午三點,我校數學教研組高一高二全體老師齊聚錄播教室,在教研組長呂俊章老師和李國平老師的主持下,準時進行成長課說課比賽,我校四位數學老師作為參賽選手參加了本次比賽,他們分別是高一的楊賢老師、朱瑩老師、王文瀟老師,以及高二的陳星堯老師。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說課比賽,各位參賽選手的題目是又教研組統一制定的主題——《平面向量的加法》,主題雖然一樣,但是四位老師卻為大家?guī)砹瞬灰粯拥木仕查g。首先是高一的楊賢老師進行說課,楊老師的情況如下:楊賢1.高一數學組教師2.說課名稱:平面向量的加法運算; 簡述:類比實數的加法,以位移的合成和力的合成的物理背景引入平面向量的加法,探究其滿足的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法則及運算律,引導學生理解兩向量相加的幾何意義并作圖表示,培養(yǎng)學生數學抽象、數學建模的核心素養(yǎng).3.自我評價: 優(yōu)點:課程內容和結構設置合理,能展現教學的直觀性,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引導學生理解學習;語調抑揚頓挫,板書規(guī)范,課程設置能吸引同學的注意力; 不足:學生主觀能動性不高,需要多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形成結論.4.評價: 李長江老師:肯定進步,需要再繼續(xù)堅持教材研究; 鮮老師:語調有激情,內容設置合理,需強調向量的“自由移動性”; 呂老師:問題設置合理; 錢老師:肯定進步,需要繼續(xù)探究數學,不斷提升.接著是朱熒老師進行說課,朱老師的情況如下:朱瑩:1.自我介紹:現任高一數學老師。2.說課介紹:《平面向量的加法運算》是人教A版必修第二冊第六章第二節(jié)的內容,向量是近代數學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數學概念之一,是溝通代數與幾何的橋梁。本節(jié)課是在學習了向量的基本概念之后,對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則以及平行四邊形法則的進一步探究,為后面學習向量加法的其他知識奠定了基礎。3.自我評價:就本次說課內容而言,課件制作到位,流程完整,教學目標明確、重難點突出,進度適宜;內容充實,關注學生狀態(tài),活動充分;教學流程完整。但是要特別注意知識點之間難度的銜接與疊加,逐漸升華,便于學生理解與掌握。4.評委評價:進步得很快,很明顯,要不斷學習,不斷提升。課件制作流程完整,最好在旁增加說教學過程的流程,循序漸進;還要注意抓問題的本質,有目的地設計學生活動,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組織教學過程時,不僅要求怎么做怎么教,還應注意怎么要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然后是王文瀟老師進行說課,王老師的情況如下:王文瀟1.自我介紹:高一數學組王文瀟2.本次說課名稱和簡述:向量的加法,主要內容有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則、平行四邊形法則及其應用,向量加法的運算律及其應用3.本次說課的自我評價:優(yōu)點:黑板與多媒體結合,防止視覺疲勞;動畫逼真,讓學生得到了感性和理性的認識;動手與思考結合,形成主動學習;與書本探究結合有利于課后復習不足:語調平淡,語言不夠精煉4.本次說課評委針對自己說課的評價:李長江老師:有很大進步,繼續(xù)努力,還需提高對教材的理解鮮老師:學生做題效果不佳,可以先講透三角形法則,再講平行四邊形法則呂老師:最好在課件中加一個清晰的目錄始終放在旁邊錢老師:組織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學法,督促學生習慣這一點很好最后是高二的陳星堯老師進行說課,陳老師的情況如下:1.陳星堯,綿陽中學實驗學校高二數學教師。 2. 題目:《向量的加法》簡述:首先從教學內容和學生學情角度對本節(jié)課進行了分析,并以此為依據從三維角度對教學目標進行了設置,然后依次對教學過程的五個環(huán)節(jié)進行了闡述,并結合課堂實錄視頻進行呈現。最后對本節(jié)課的設計邏輯及實施的效果進行了說明。 3. 教學過程設計合理恰當,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度,達成了目標。同時重視知識的形成過程,以及學生的自主探究,對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具有較好的作用。不足之處在于對學生活動呈現的較少。 4.對教學內容的設計恰當,關注了知識的本質,對于知識點的處理以及講解到位。 教態(tài)自然,準備充分,整個說課過程節(jié)奏很好,PPT制作精美,每個環(huán)節(jié)的呈現清晰。總而言之,本次說課比賽作為新老師的成長課,全體老師群策群力,整個教研組齊心協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圓滿成功!以下為精彩瞬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