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論文發(fā)表時間:2019-11-24 10:25
結構編輯論文題目要求準確、簡練、醒目、新穎。 目錄目錄是論文中主要段落的簡表。(短篇論文不必列目錄) 內(nèi)容提要是文章主要內(nèi)容的摘錄,要求短、精、完整。 關鍵詞定義關鍵詞是從論文的題名、提要和正文中選取出來的,是對表述論文的中心內(nèi)容有實質意義的詞匯。關鍵詞是用作計算機系統(tǒng)標引論文內(nèi)容特征的詞語,便于信息系統(tǒng)匯集,以供讀者檢索。每篇論文一般選取3-8個詞匯作為關鍵詞,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題詞是經(jīng)過規(guī)范化的詞,在確定主題詞時,要對論文進行主題分析,依照標引和組配規(guī)則轉換成主題詞表中的規(guī)范詞語。(參見《漢語主題詞表》和《世界漢語主題詞表》)。 論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稱前言、序言和導言,用在論文的開頭。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寫出作者意圖,說明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并指出論文寫作的范圍。引言要短小精悍、緊扣主題。(2)論文正文:正文是論文的主體,正文應包括論點、論據(jù)、論證過程和結論。主體部分包括以下內(nèi)容: a.提出問題-論點; b.分析問題-論據(jù)和論證; c.解決問題-論證方法與步驟; d.結論。 參考文獻一篇論文的參考文獻是將論文在研究和寫作中可參考或引證的主要文獻資料,列于論文的末尾。參考文獻應另起一頁,標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進行。 論文裝訂論文的有關部分全部抄清完了,經(jīng)過檢查,再沒有什么問題,把它裝成冊,再加上封面。論文的封面要樸素大方,要寫出論文的題目、學校、科系、指導教師姓名、作者姓名、完成年月日。論文的題目的作者姓名一定要寫在表皮上,不要寫里面的補頁上。 要求編輯題名1.題名規(guī)范 題名應簡明、具體、確切,能概括論文的特定內(nèi)容,有助于選定關鍵詞,符合編制題錄、索引和檢索的有關原則。 2.命題方式 3.撰寫 英文題名的注意事項 ①英文題名以短語為主要形式,尤以名詞短語最常見,即題名基本上由一個或幾個名詞加上其前置和(或)后置定語構成;短語型題名要確定好中心詞,再進行前后修飾。各個詞的順序很重要,詞序不當,會導致表達不準。 ?、谝话悴灰藐愂鼍?,因為題名主要起標示作用,而陳述句容易使題名具有判斷式的語義,且不夠精煉和醒目。少數(shù)情況(評述性、綜述性和駁斥性)下可以用疑問句做題名,因為疑問句有探討性語氣,易引起讀者興趣。 ?、弁黄撐牡挠⑽念}名與中文題名內(nèi)容上應一致,但不等于說詞語要一一對應。在許多情況下,個別非實質性的詞可以省略或變動。 ?、車饪萍计诳话銓︻}名字數(shù)有所限制,有的規(guī)定題名不超過2行,每行不超過42個印刷符號和空格;有的要求題名不超過14個詞。這些規(guī)定可供我們參考 。 ?、菰谡撐牡挠⑽念}名中。凡可用可不用的冠詞均不用。 作者1.作者署名的規(guī)范 作者署名置于題名下方,團體作者的執(zhí)筆人,也可標注于篇首頁地腳位置。有時,作者姓名亦可標注于正文末尾?!∈纠和踯?,張紅2,劉力1 (1.××師范大學物理系,北京 100875 2.××教育學院物理系,北京100011)翻譯作者及其單位名稱的注意 事項 ?、俜g單位名稱不要采取縮寫,要由小到大寫全,并附地址和郵政編碼,確保聯(lián)系方便。 ?、诜g單位名稱要采用該單位統(tǒng)一的譯法。 ?、圩髡咝彰礉h語拼音拼寫,采用姓前名后,中間為空格,姓氏的全部字母均大字,復姓連寫;名字的首字母大字,雙名中間加連字符,姓氏與名均不縮寫。 例如: LI Hua(李華),ZHANG Xi-he(張錫和),ZHUGE Ying(諸葛穎) 摘要隨著計算機技術和因特網(wǎng)的迅猛發(fā)展,網(wǎng)上查詢、檢索和下載專業(yè)數(shù)據(jù)已成為當前科技信息情報檢索的重要手段,對于網(wǎng)上各類全文數(shù)據(jù)庫或文摘數(shù)據(jù)庫,論文摘要的索引是讀者檢索文獻的重要工具,為科技情報文獻檢索數(shù)據(jù)庫的建設和維護提供方便。摘要是對論文綜合的介紹,使人了解論文闡述的主要內(nèi)容。論文發(fā)表后,文摘雜志或各種數(shù)據(jù)庫對摘要可以不作修改或稍作修改而直接利用,讓讀者盡快了解論文的主要內(nèi)容,以補充題名的不足,從而避免他人編寫摘要可能產(chǎn)生的誤解、欠缺甚至錯誤。所以論文摘要的質量高低,直接影響著論文的被檢索率和被引頻次。 1.摘要的規(guī)范 摘要是對論文的內(nèi)容不加注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要求扼要地說明研究工作的目的、研究方法和最終結論等,重點是結論,是一篇具有獨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可以引用、推廣。 2.撰寫摘要注意事項 ?、俨坏煤唵沃貜皖}名中已有的信息,忌諱把引言中出現(xiàn)的內(nèi)容寫入摘要,不要照搬論文正文中的小標題(目錄)或論文結論部分的文字,也不要詮釋論文內(nèi)容。 ?、诒M量采用文字敘述,不要將文中的數(shù)據(jù)羅列在摘要中;文字要簡潔,應排除本學科領域已成為常識的內(nèi)容,應刪除無意義的或不必要的字眼;內(nèi)容不宜展開論證說明,不要列舉例證,不介紹研究過程; ?、壅膬?nèi)容必須完整,不能把論文中所闡述的主要內(nèi)容(或觀點)遺漏,應寫成一篇可以獨立使用的短文。 ④摘要一般不分段,切忌以條列式書寫法。陳述要客觀,對研究過程、方法和成果等不宜作主觀評價,也不宜與別人的研究作對比說明。 3.撰寫英文摘要注意事項 以上中文摘要編寫的注意事項都適用于英文摘要,但英語有其自己的表達方式、語言習慣,在撰寫英文摘要時應特別注意。 關鍵詞1.關鍵詞規(guī)范 關鍵詞是反映論文主題概念的詞或詞組,通常以與正文不同的字體字號編排在摘要下方。一般每篇可選3~8個,多個關鍵詞之間用分號分隔,按詞條的外延(概念范圍)層次從大到小排列。 關鍵詞一般是名詞性的詞或詞組,個別情況下也有動詞性的詞或詞組。 應標注與中文關鍵詞對應的英文關鍵詞。編排上中文在前,外文在后。中文關鍵詞前以“關鍵詞:”或“[關鍵詞]”作為標識;英文關鍵詞前以“Key words:”作為標識。 關鍵詞應盡量從國家標準《漢語主題詞表》中選用;未被詞表收錄的新學科、新技術中的重要術語和地區(qū)、人物、文獻等名稱,也可作為關鍵詞標注。關鍵詞應采用能覆蓋論文主要內(nèi)容的通用技術詞條。 2.選擇關鍵詞的方法 關鍵詞的一般選擇方法是:由作者在完成論文寫作后,從其題名、層次標題和正文(出現(xiàn)頻率較高且比較關鍵的詞)中選出來。 正文1.正文規(guī)范 為了做到層次分明、脈絡清晰,常常將正文部分分成幾個大的段落。這些段落即所謂邏輯段,一個邏輯段可包含幾個小邏輯段,一個小邏輯段可包含一個或幾個自然段,使正文形成若干層次。論文的層次不宜過多,一般 不超過五級。 參考文獻1.參考文獻的規(guī)范及其作用 為了反映文章的科學依據(jù)、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嚴肅態(tài)度以及向讀者提供有關信息的出處,正文之后一般應列出參考文獻表。 引文應以原始文獻和第一手資料為原則。所有引用別人的觀點或文字,無論曾否發(fā)表,無論是紙質或電子版,都必須注明出處或加以注釋。凡轉引文獻資料,應如實說明。對已有學術成果的介紹、評論、引用和注釋,應力求客觀、公允、準確。偽注、偽造、篡改文獻和數(shù)據(jù)等,均屬學術不端行為。 致謝一項科研成果或技術創(chuàng)新,往往不是獨自一人可以完成的,還需要各方面的人力,財力,物力的支持和幫助。因此,在許多論文的末尾都列有"致謝"。主要對論文完成期間得到的幫助表示感謝,這是學術界謙遜和有禮貌的一種表現(xiàn)。 自愿登記制度編輯論文著作權實行自愿登記,論文不論是否登記,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依法取得的著作權不受影響。我國實行作品自愿登記制度的在于維護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和作品使用者的合法權益,有助于解決因著作權歸屬造成的著作權糾紛,并為解決著作權糾紛提供初步證據(jù)。 參考文獻格式編輯(1)文后參考文獻不編序號,僅在文末按其重要程度或參考的先后順序排列。 (2)文后參考文獻不注頁碼。 (3)文后參考文獻的著錄項目及次序與注釋基本相同。 1) 著錄參考文獻可以反映論文作者的科學態(tài)度和論文具有真實、廣泛的科學依據(jù),也反映出該論文的起點和深度。 2) 著錄參考文獻能方便地把論文作者的成果與前人的成果區(qū)別開來。 3) 著錄參考文獻能起索引作用。 4) 著錄參考文獻有利于節(jié)省論文篇幅。 5) 著錄參考文獻有助于科技情報人員進行情報研究和文摘計量學研究。 a.報告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b.期刊文章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刊名,年,卷(期). [5] 何齡修.讀顧城《南明史》[J].中國史研究,1998(3). c.論文獻 [序號]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析出文獻題名 [A].原文獻主要責任者(任選). 原文獻題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6] 瞿秋白.現(xiàn)代文明的問題與社會主義[A].羅榮渠.從西化到現(xiàn)代化[C].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 d.報紙文章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7] 謝希德.創(chuàng)造學習的新思路 [N].人民日報,1998-12-25(10). e.國際、國家標準 [序號]標準編號,標準名稱[S]. 英文(例子): [01] Brown, H. D. 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M]. Prentice Hall Regents, 1994. [02] Brown, J Set al. 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J]. Educational Reasercher, 1, 1989. [03] Chris, Dede. The Evolution of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Envi-ronments: Immersion in Distributed Virtual Worlds[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ept-Oct, 1995. [04] Hymes, D.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M]. J. B. Pride; J. Holmes (eds). Sociolinguistics. Harmondsworth: Penguin, 1972. [05] L. E. Sarbaugh.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 New Brunsw-ick, N.J.U.S.A: Transaction Books, 1988. [06] Puhl, A.. Classroom A ssessment[J]. EnglishTeaching Forum, 1997. [07] Thomas, Jenny. 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J]. Applied Linguistics, 1983, (4): 91-111. [08] William B Gudykuns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ory[M]. Beverly Hills, CA: Sage Pub, 1983. 標識符號 根據(jù):國家新聞出版署1999-01-12印發(fā)《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檢索與評價數(shù)據(jù)規(guī)范 ——CAJ-CD B/T 1-1998》 文獻標識碼(WM) Document code 置分類號之后。 A——理論與應用研究學術論文(包括綜述報告) B——實用性技術成果報告(科技)、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總結(社科) C——業(yè)務指導與技術管理性文章(包括領導講話、特約評論等) D——一般動態(tài)性信息(通訊、報道、會議活動、專訪等) E——文件、資料(包括歷史資料、統(tǒng)計資料、機構、人物、書刊、知識介紹等) 論文種類編輯為了探討和掌握論文的寫作規(guī)律和特點,需要對論文進行分類。由于論文本身的內(nèi)容和性質不同,研究領域、對象、方法、表現(xiàn)方式不同,因此,論文就有不同的分類方法。 按內(nèi)容性質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把論文分為理論性論文、實驗性論文、描述性論文和設計性論文。 另外還有一種綜合型的分類方法,即把論文分為專題型、論辯型、綜述型和綜合型四大類: 專題型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以直接論述的形式發(fā)表見解,從正面提出某學科中某一學術問題的一種論文。 論辯型這是針對他人在某學科中某一學術問題的見解,憑借充分的論據(jù),著重揭露其不足或錯誤之處,通過論辯形式來發(fā)表見解的一種論文。 綜述型這是在歸納、總結前人或今人對某學科中某一學術問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加以介紹或評論,從而發(fā)表自己見解的一種論文。 綜合型這是一種將綜述型和論辯型兩種形式有機結合起來寫成的一種論文。 學位論文編輯學位申請者為申請學位而提出撰寫的學術論文叫學位論文。這種論文是考核申請者能否被授予學位的重要條件。 學位申請者如果能通過規(guī)定的課程考試,而論文的審查和答辯合格,那么就給予學位。如果說學位申請者的課程考試通過了,但論文在答辯時被評為不合格,那么就不會授予他學位。 有資格申請學位并為申請學位所寫的那篇畢業(yè)論文就稱為學位論文,學士學位論文。學士學位論文既是學位論文又是畢業(yè)論文。 學術論文編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VDC 001.81、GB 7713-87號文件給學術論文的定義為: 學術論文是某一學術課題在實驗性、理論性或觀測性上具有新的科學研究成果或創(chuàng)新見解的知識和科學記錄;或是某種已知原理應用于實際中取得新進展的科學總結,用以提供學術會議上宣讀、交流或討論;或在學術刊物上發(fā)表;或作其他用途的書面文件。 在社會科學領域,人們通常把表達科研成果的論文稱為學術論文。 學術論文具有四大特點:①學術性 ②科學性 ③創(chuàng)造性 ④理論性 一、學術性 學術論文的學術性,要求作者在立論上不得帶有個人好惡的偏見,不得主觀臆造,必須切實地從客觀實際出發(fā),從中引出符合實際的結論。在論據(jù)上,應盡可能多地占有資料,以最充分的、確鑿有力的論據(jù)作為立論的依據(jù)。在論證時,必須經(jīng)過周密的思考,進行嚴謹?shù)恼撟C。 二、科學性 學術論文在形式上是屬于議論文的,但它與一般議論文不同,它必須是有自己的理論系統(tǒng)的,不能只是材料的羅列,應對大量的事實、材料進行分析、研究,使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一般來說,學術論文具有論證色彩,或具有論辯色彩。論文的內(nèi)容必須符合歷史唯物主義和唯物辯證法,符合“實事求是”、“有的放矢”、“既分析又綜合” 的科學研究方法。 三、創(chuàng)造性 科學研究是對新知識的探求。創(chuàng)造性是科學研究的生命。學術論文的創(chuàng)造性在于作者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能提出新的觀點、新的理論。這是因為科學的本性就是“革命的和非正統(tǒng)的”,“科學方法主要是發(fā)現(xiàn)新現(xiàn)象、制定新理論的一種手段,舊的科學理論就必然會不斷地為新理論推翻?!保ㄋ沟俜摇っ飞┮虼?,沒有創(chuàng)造性,學術論文就沒有科學價值。 四、理論性 指的是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表述科學道理,不僅要做到文從字順,而且要準確、鮮明、和諧、力求生動。 發(fā)表/作用編輯
相關詞組編輯論文[拼音] [ lùn wén ] a thesis; a dissertation; an essay; a paper 畢業(yè)論文a graduation dissertation; a graduation thesis 博士論文 a doctoral dissertation 論文摘要 an abstract of a article; a synopsis of a thesis 論文答辯 (thesis) oral defense 學期論文a term paper 學術論文a thesis; a dissertation; a research paper; a scientific paper 專題論文a monograph; a disquisition 論文檢測thesis detection 論文規(guī)范性the thesis normativity 產(chǎn)出報告編輯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2019年11月19日發(fā)布的中國卓越科技論文產(chǎn)出狀況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卓越科技論文共計31.59萬篇,比2017年增加12.4%,包括卓越國際科技論文14.45萬篇,卓越國內(nèi)科技論文17.15萬篇。 [1] 從學科分布來看,臨床醫(yī)學、化學、生物學和電子、通訊與自動控制專業(yè)的卓越科技論文數(shù)量最多,其中,排名第一的臨床醫(yī)學超過43000篇。 從論文產(chǎn)出機構分布來看,在所有高校中,上海交通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清華大學四所院校最為高產(chǎn),卓越科技論文數(shù)量均在4000篇以上。其中,清華大學的卓越科技論文占其全部論文的比例達到54%。 此外,卓越科技論文產(chǎn)出排名前三位的研究機構分別是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中國科學院生態(tài)環(huán)境研究中心;排名前三位的醫(yī)療機構分別是解放軍總醫(y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和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
文章分類:
課題論文
|